时代先锋
筑梦农村,唱响青春之歌
时间:2013年12月02日信息来源:不详

    “在基层干活,为百姓谋福利才是硬道理;不能问自己得到什么,要责问自己做了些什么;不要在乎自己做了些什么,要责问自己为百姓做成了些什么。”
在位于秦桥乡黄沙村的武冈市煜泰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厅中,关于合作社简介的牌匾上,理事长马炜成的一段话赫然醒目。
    马炜成,武冈市秦桥乡黄沙村书记助理、团委书记,一个25岁的年轻小伙,精瘦、干练。当了两年村官,如今已经是邵阳市十八届团代会代表,武冈市“十佳理事长”,武冈市“一人学一技”标兵。
    “小马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有思想有抱负,对自己定位清晰,有了梦想就付诸行动,不懈努力……”秦桥乡党委书记李洋这样评价马炜成。
    “我接触过这么多村官,这么有理想有抱负,又能扎实做事的就只有他一个。”秦桥乡乡长唐明文如是说。
    “我对小马既感激又佩服。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养蜂有了收入,荷包也慢慢地鼓起来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愿意呆在农村,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更值得钦佩。”来自稠树塘镇法新村的蜂农,同时也是煜泰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副理事长欧定雄谈起这位年轻的“上司”,更是赞不绝口。
    ……
    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能在当地领导和群众中有口皆碑?又是怎样的动力,让这位年轻人回到广袤的基层农村,一步步筑就梦想?
    “回家乡去,那里是我一直的牵挂”
    “农村,是一个挥起膀子付出劳动和汗水才有收获的地方。因为家乡的偏远、贫穷和落后,许多家庭象爸妈一样,为了送子女读书省吃俭用、起早贪黑,最后还欠了一屁股债。想起父母的不易,心里总是一阵阵酸楚和愧疚。”对于“农村”这个词,从小在那里长大的马炜成有着深刻的理解。
    “有机会一定要为家乡干点什么!”这样的念头在马炜成读大学时就已经萌发,并日益茁壮。2009年6月,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马炜成随同学来到深圳富士康工作,一年下来差不多有5万的收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信息,激活了他心底的那份夙愿。马炜成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遗憾的是,由于准备仓促,这次没能考上。他并没有放弃,相反,考回农村的愿望却愈加强烈。之后,他一边工作,一边抽空复习,预备来年再考。2010年6月,他因病又一次与村官失之交臂。考试的失败与工作的迷茫,马炜成开始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未来。虽然在富士康拿着5万的年薪,而内心好强的他,并不甘于打工的生活,“我还年轻,有知识,我应该给自己的青春描摹一幅更有激情的画卷!”
    2010年10月,马炜成毅然辞职,在湖南大学报了一个室内设计培训班。尽管如此,继续参加村官考试的想法却从未消退。皇天不负有心人。2011年7月,马炜成终于顺利通过了湖南村官选聘的笔试和面试。同时,他也顺利地拿到了高级室内设计师资格证。是留在长沙继续自己的“设计梦”,还是回农村圆那个“村官梦”?马炜成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他还是下定了决心:回家乡去,乡亲们更需要我!
    马炜成用了三年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村官梦”,在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上一转眼就两年多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放弃过!现在回想起来,他更加清楚地知道:“老家秦桥,才是他一生的牵挂!”
    放飞梦想,在创业路上酿造甜蜜
    2011年9月,马炜成被选派到秦桥乡黄沙村。任职初期,他兴奋,激动,又有一丝紧张。作为秦桥乡的第一个大学生村官,马炜成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怎样开展好工作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不久,几个养蜂人的雨夜到访,开启了他艰难的创业之路。
    煜泰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欧定雄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他约了当地几个养蜂人来到马炜成家,“炜成,我们和你父亲一起养了几十年蜂了,现在年纪都大了,技术不行,信息也不灵通,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你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既然回来了,希望你能够给大家找个好门路,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马炜成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下子觉得压力大起来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时候,父亲说话了,“炜成,当初我支持你考村官,就是想你回来为乡亲们干点实事,帮大家一把,要不就从养蜂开始弄,这或许是一个好机会。”父亲的鼓励和乡亲们的热切期盼,让马炜成下定了决心,“是的,带领乡亲们一起创业致富不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吗,我还犹豫什么,干吧!”
    马炜成迅速开始行动起来。每天通过远教平台观看各种涉农视频,又组织召开全村党员组长会议,与他们一起探讨适合本地实际的致富路子。马炜成对当地养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他发现,虽然当地有多户农民进行中蜂养殖,但作为兴趣爱好的多,规模不大,最多的也就2-3群,产量也偏低,每箱蜂产10斤左右,而蜂蜜作为健康、养生的佳品却供不应求。他觉得这是一个契机,把分散的养蜂户集合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搞规模养殖,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说干就干,马炜成开始拜访一个个养蜂人,说服他们加入合作社。2011年12月1日,在乡党委和团委的帮助和支持下,由秦桥乡以及稠树塘镇29户中蜂养殖户共同组成的武冈市煜泰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马炜成担任合作社理事长。这是他踏出创业的第一步。为使合作社长足发展,马炜成一边认真学习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知识,一边着手改进中蜂养殖技术。他除了向有经验的老养殖户虚心请教外,还经常上网查询资料。经过半年来的不断摸索,中蜂种群规模得到突破,单箱产量提高了4倍。合作社发展也迅速走了正常轨道。2012年7月,合作社正式注册成功“湘武蜂蜜”商标。2013年2月初,马炜成开设了武冈市第一家养蜂合作社网站,并申请了商品条形码,小批量的高端蜂蜜礼盒正式上线,通过农产电商平台,销往上海以及广州一些特产经销商,销量达2000余斤,销售额达10万余元。3月份,又有43家新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72户养蜂户,社员涵盖周边7个乡镇,合作社蜂群数量达2800多群。截至2013年7月上旬,蜂蜜产量达到30余吨,产值达240多万元,销往隆回、洞口、新宁、城步、绥宁等6个县,制作高档礼品远销河南、广东、香港等地。
    合作社的发展给蜂农们带来了明显的收益,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黄沙村12组村民王征调,原来从事木材加工,一次性买了10群中蜂,现已发展到30群,年产蜂蜜1500多斤,收入6万余元。稠树塘镇甘冲村残疾人周付平,平时只能靠手和臀部支撑走路,父亲几年前因病去世,母亲年老体弱。合作社主动帮助他在家里养蜂,派专人免费为他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每年不出门就能收入上万。一谈起合作社,周付平就特别激动:“像我这样的人,行动不便,连出个门都难,现在每年还能捞1万多块钱,真的要感谢小马,感谢合作社啊!”
    看到社员们一个个富起来了,马炜成心里感觉无比欣慰。可是养蜂虽好,但受益的毕竟只是少数,要想让更多的乡亲们致富,还得寻找更具普遍性的项目进行推广。2013年2月份,马炜成动员黄沙村4名年轻人一起,赴广西资源以及邵东考察学习了药材吴茱萸的种植技术。吴茱萸是名贵中药,抗旱能力强,适合当地种植,且其花朵尤为流蜜,通过蜜蜂充分授粉,不但能提高药材产量,而且可以为合作社的蜂群提供更多的蜜源植被,一举两得。考察回来后,马炜成在信用社借贷了10万元,租了30亩连片旱地,种植了4300株吴茱萸,投资近6万元,并带动10多户年轻人种植近60亩吴茱萸。据马炜成介绍,现在这些吴茱萸长势良好,三年后投产,护理得当的话,亩产收入可达8000余元。依托30亩药材基地,马炜成还打算组建合作社的蜂种培育基地,逐步向农场的发展模式开始新的尝试,并预备明年向全乡大面积推广种植吴茱萸,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
知足感恩,做有担当的好男儿
    无疑,村官的生活是枯燥和清贫的,创业的道路更是挑战和艰辛并存。“一路走来,有欢欣,有苦闷,有憧憬,有失落。即使再困难,但只要想到乡亲们的期盼,想到领导们的关怀和鼓励,我就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回顾2年来的村官生活,马炜成不由一阵感慨。
    是的,在带领村民创业的道路上,马炜成走得并不轻松,甚至一度让他感到心力交瘁。2012年10月,面对20多吨土蜂蜜的销售问题,他曾一筹莫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联系了多家收购商,并寄送了样品,收到的有效回复却少之又少。为了防止被骗,他一个人带着产品到全国各地洽谈,一次次失望而归,还搭上自己好几个月的工资。他有时真羡慕朋友们悠闲舒适的生活,有时也曾质疑过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他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既然已经带着乡亲们走出了第一步,就不可能撂挑子,必须坚定地带着乡亲们地走下去,直到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是一个好村官,一个好党员应有的担当!”合作社的蜂农们一提起马炜成都是一致称赞。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在马炜成的四处奔波下,也获得了一些商家的赏识,他们开始主动与马炜成接洽。合作社逐渐走出了困境,社员们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这也让马炜成更加坚定了信心。
    在马炜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的时候,他并没有居功自傲,谈起那些帮助和支持过他的人,他心里充满了感激:“我忘不了谈销售遇挫时,社员们对我的鼓励;我忘不了那些漆黑的夜晚,村干部们打着电筒陪我一起下村串户;我忘不了开党员小组会议时,大家激烈的探讨和信任的目光;我忘不了在合作社筹建申办过程中,市委组织部、市畜牧局、经管局、乡党委政府等部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每每想到此,他心里就会泛起阵阵温暖与感动。“他们让我明白,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要用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回报我的家人,我的乡亲,我的领导们!”
    乡亲们讲求的就是一个“实在”,这点马炜成最有体会:“你说有项目好赚钱,光凭嘴巴子说是没用的,如果没有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根本不会有人信服。说一千道一万,还得扑下身子自己带头干!”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走上特色种植致富之路,马炜成开始在秦桥乡推广吴茱萸中药种植新项目,收益周期需要三年。所以即使做了不少工作,乡亲们还是都觉得时间长,风险大,不敢试种。他知道,只靠事实还说服大家。他在信用社贷了10万元,在村里承包了30亩地种起了吴茱萸。一年后,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开始跟着种,一下子扩大到60多亩。他相信,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种起来,到时候全乡都会成了茱萸花的海洋,他的蜜蜂在花海里翩翩起舞!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动员每个乡亲在庭前院后都种上中药材,让每个季节都有鲜花盛开,既解决了蜜蜂采蜜的花源,又让乡亲们得到收益,同时美化了环境,真正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曾经有人问过马炜成:“如果有合适的职位,会不会去考公务员?”他很坚定地回答,“虽然我暂时不敢保证若干年后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至少最近几年我肯定不会考,因为乡亲们需要我,还有许多事等着去我做。”是的,农村还需要他,乡亲们更需要他,他没有理由放弃。风好正是扬帆时,我们也相信,马炜成一定能够把成绩作为人生的新起点,始终坚持把带领群众致富放在心上。愿他在梦想的农村,唱响青春之歌!

 

(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