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
默默耕耘 做群众贴心人
时间:2018年07月05日信息来源:不详

 

戴清泉,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武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自1986年在劳动部门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为武冈市的民生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先后4次被省厅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武冈市优秀共产党员,连年受武冈市人民政府嘉奖;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心系群众,他是这样诠释的
戴清泉同志心系群众,极富同情心,他心里始终装着职工,装着群众。他长年深入社区,走街串户,关心群众疾苦,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只要群众有困难,他都设法帮助解决,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要想方设法解决”。
水泥厂职工周艳雪是一名共产党员,伴随着水泥厂改制,周艳雪下岗失业。因为身体原因多年未找到工作,靠给别人打些零工获取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没有事做,生活困难。她多次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均未获聘,也多次向主管部门、辕门口街道办事处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反映困难,要求解决就业问题。戴清泉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其介绍工作。根据她的就业意向和岗位、待遇要求,结合其自身能力,推荐其到小区从事保洁工作,解决了她的基本生活问题。十多年来,周艳雪一直对人社部门心存感激,她逢人就说“是党的关怀温暖了我,激励我前行,无论在哪儿,劳动最光荣”。她以一颗感恩的心在保洁岗位辛勤劳动,为城市的清洁美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今年,周艳雪被评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全市不断增加的下岗失业压力,戴清泉经常深入基层,充分调查研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建言献策,稳步推进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落地。武冈在邵阳地区率先启动了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工作,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和企业下岗的军转干部、伤残军人、志愿兵、参战士兵等涉军群体就业,为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敢于担当,他是这样践行的
武冈的国有集体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不能正常生产,也不能发放职工生活补贴和缴纳职工社保费,职工退休后还得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才能领取养老金。职工盼望企业改制,但因企业资产处置资金严重不足,社会保险费欠费太多,连职工的安置经费都难以保障到位,改制工作难以推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市领导安排戴清泉去省、邵人社部门争取社保挂账政策,他二话不说,欣然接受了任务。为此,他和改制办的同志常年往返于长沙、邵阳和武冈之间,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为武冈向省人民政府争取到了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养老保险欠费和预留费用挂账2.5亿元,为国有企业改制铺平道路。
因为没有解决社保问题,被征地农民多次围堵政府大门,打出“要社保、要吃饭、要生存”的横幅。戴清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无数次深入到原城关镇乐洋村、资江村群众家里,了解他们的现状和诉求,倾听他们的呼声。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参与制定了《武冈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试行)》。对被征地农民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按其参保缴费额给予三分之一的补贴,妥善解决了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问题,这在邵阳市属于首创。截至2017年底,我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73人,享受养老保险补贴1946.13万元,待遇保障水平由85元提高到400多元;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550人,享受补贴13641.58万元。武冈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省政协、省人社厅、省改革办的充分肯定,周边县市先后10多次来我市交流工作经验。
甘于奉献,他是这样付出的
作为分管信访工作副局长,对待来访者,戴清泉都能做到热情耐心接待,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甘愿做出气筒,不管对方言语多么激烈,都能认真听取对方所反映的问题,耐心做好思想化解和协调疏导工作。“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是戴清泉最爱说的一句话。
武冈的知青要求提高待遇,多年上访不断。面对缠访的知青,戴清泉没有一点不耐烦,一次又一次地笑脸相迎,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政策,还多次陪同他们到省、邵咨询相关政策。与牵头组织人员交心通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们中的家庭困难人员,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化解了他们的积怨,求得了他们的理解,使这十几年的信访积案得以解决。
在处理武冈部分教师“5.5”集访过程中,戴清泉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工作在接访一线。连续20多天,他白天陪同市团领导走访校园、学校领导、师生,宣讲政策;与教师对话,与学区、学校领导和教师中的“两代表一委员”座谈。晚上回来对师生提出的诉求及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为了让所有教师能尽快查询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和个人账户,他带领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通宵打印全市教师的社保缴费明细纸质花名册,第二天发至各学区以备教师查询。对连日连夜,加班加点高强度的工作,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对教师的不理解,始终坚持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对个别言辞比较激进的教师则时刻做到言语温和,避免矛盾激化,稳定了他们的情绪。


(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