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
基层教育实践活动更需脚踏实地
时间:2014年10月27日信息来源:不详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繁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乡镇为例,既要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秩序,又要开展重点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工作中产生的信访维稳重任,部分同志难免产生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比如,因为工作任务繁多就敷衍了事;活动下到乡村层面就搞变通、打折扣,走马观花,找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谈一谈,开个会,做个记录就算完事;为了任务而任务,盲目对老百姓承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瞎糊弄。然而,要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效果,不是只靠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所以,基层教育实践活动更需脚踏实地。

加强党性修养,树牢宗旨意识。学习教育是前提,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确定的必读书目,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活动全过程。近年来,随着城乡家庭条件的改善,上午九、十点来签个到,下午四、五点钟就回了城的“走读”干部越来越多,造成群众有时办事找不到人。对此,群众颇有微词。因此,基层党员干部更需要学习焦裕禄同志所形成的“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焦裕禄精神”,加强党性修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思想促进行动,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融入群众,坚持开门搞活动。基层党员干部应该融入群众,多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和群众谈谈家长里短,彼此距离拉近了,群众的真心话就会自然流露出来。群众的意见是一面镜子,拿“群众满不满意”照一照,就能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就能了解和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决策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把自己融入群众中,带着感情倾听群众的心声,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切实做到全程开门搞活动,开门听取意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群众意识到党委政府是真正在为他们谋福祉、做好事,才能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要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基层党员干部,要到一线去、到现场去,面对面与群众进行交流,把改作风的决心和成效体现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上,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实际上。陈云同志说过:不解决实际问题而谈为人民服务,就是空话一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如果长期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就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现场解决的就应该现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应该做好解释工作。尤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韧劲,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依靠集体力量尽早解决,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不仅要说实话,更要办实事。脚踏实地,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沉下心来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如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达到中央所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