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党建网-中共武冈市委组织部> 专题专栏>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浏览文章
武冈市湾头桥镇龙泉村计生专干殷海云在村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代办服务。
双清区集仙村村级组织活动中心。
大祥区砂子坡社区民情服务中心。
邵东生态产业园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新建的乡镇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用房。方凯 摄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
近年来,邵阳市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在压实责任、创新模式、夯牢基础、模范引领等方面苦下功夫,有力地促进了党员观念“强”起来、干部作风“实”起来、干群关系“好”起来、党内生活“严”起来、从政环境“优”起来,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绝大多数指标实现翻番,增速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担子”挑起来 一级领着一级干
“只有责任到位,管党才是真管,治党才能真严。”近年来,邵阳市持续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充分激发了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全市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
邵阳市将落实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放在首位,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工作机制的通知》,对基层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同时,要求市、县两级党委常委创办基层党建示范点,每月20日定为市县两级党委常委“党建工作日”,常委在“党建工作日”要专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另外,明确各级组织部门负责人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一届任期内,市委组织部部长要到全市194个乡镇(街道)、县(市、区)委组织部部长要到全县每个村(社区)至少开展1次调研。
在扶贫攻坚行动中,邵阳市强化党建引领,实施第一书记“助力提升计划”,发挥“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和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主力军作用,实行“第一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同责任、同管理、同考核、同追究。全市选派了1273名“第一书记”,组建了1273支扶贫工作队,深入扶贫一线,成功帮扶363581名贫困人口脱贫。邵阳县委选派了100名县直机关单位党员局长(主任)和151名县直机关退出领导职务班子成员,兼任软弱涣散村或贫困村“第一书记”,着力推进扶贫攻坚。
常态化督导,是邵阳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件“法宝”。该市在市、县两级专门成立党建工作督导室,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督书记、督班子、督重点、督难点,并推行一月一督查、一查一通报的常态化督导,全天候不间断传导压力。在综合运用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常规督导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实施闭卷考试、电话抽查等方式,更加准确地掌握各级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毫不手软严厉追责。今年来,市委已下发督导通报8期,通报批评单位78次,约谈干部28人、诫勉谈话12人、调离组织部门3人、免职5人。
“招式”活起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1月11日上午,武冈市湾头桥镇龙泉村11组龙建军、刘丽娟夫妇,来到村综合服务平台办理流动人口证。坐班村干部殷海云受理后,下午便到镇里全程代办证件后送至龙建军家。武冈市计划两年内全面打造299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18个乡级平台。这是邵阳市探索农村党建“1+X”模式的缩影。
今年8月18日,隆回县三阁司镇率先探索并在全县铺开的农村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试点经验,被省委深改组作为全省10件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这是邵阳市探索基层党建的成果写照。
邵阳市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农村,探索“1+X”模式,即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建好便民服务站、卫生室、健身场、便利店、图书室、远教站,推行“农事村办、乡村联办”,开通代办服务,把活动场所建成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平台。
在城市,推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加若干个社区网格的“3+N”治理模式,着力打造“美好社区”。2015年4月,该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美好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按照“设施完备、组织健全、治理创新、居民自治、生活美好”要求,明确“一站一园一场七室”建设标准,建立以人为本、信息化支撑、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服务的“一本三化”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民主自治。目前,全市共创建美好社区176个,社区“一站一园一场七室”、街道“一所一校四中心”成为标配,每天专人值班,群众有事找得到地方,有人接待办得成事。
每个社区都建有“日间照料中心”,成为“空巢老人”集聚交流、学习娱乐、社区养老的温馨场所。每个社区建立了“四点半课堂”,将放学后无人照看的小孩集中代管,解决了进城农民工和社区务工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正如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昌义所说:“美好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把社区打造成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最近,大祥区樟树垅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双清区江湖社区被授予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北塔区资新社区荣获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全力推进“两个覆盖”。市县两级党委均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省级开发园区(含工业集中区)均建立了企业党委,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按照“三区一校七室”标准,建设了邵阳经开区、邵东、隆回、新邵等5个省级工业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架通了党联系和服务企业党员、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起到了党建带群建、助推园区发展的作用。“党员给企业带来了变化,我们也十分注重党建工作。”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杨贞皓告诉我们,公司3个党员技术攻关组解决了抗癫痫丙戊酸钠片的裂片、丙戊酸镁片制粒粉尘多等技术难题,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速了公司发展。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模式,分6大行业系统分类指导抓严抓实学习教育。机关单位开展“灯下黑”专项整治行动;教育、卫生系统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医德医风专题教育;在服务部门、窗口单位,开展争创“十佳服务窗口、十佳服务明星”等活动,动员党员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履职尽责。
“阵地”实起来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大祥区板桥乡金桥村王丽梅老人平时最喜欢跳舞,可是以前村里没有一个适合跳舞的场所,去年村里建起了休闲广场,她每天吃完晚饭,便约上邻居到广场跳舞,极大地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其中2015年,板桥乡就筹集资金400万元,提质改造了15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如今,该乡拥有全省首个农村儿童幸福家园、21个农民健身运动广场、22个农家书屋、17个远程教育站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邵阳市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干部队伍、经费保障、阵地建设等方面多轮驱动、多点发力,实现了基层组织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人干事。
“干部必须能干事。”该市在配班子上下足功夫,创新选拔方式,启用能人“挑大梁”,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退休的党员干部中选任党组织书记,真正将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选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中。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洞口县等县市区对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21个重点难点村,组织部门实行“挂牌督办”,选出了“领头羊”。此外,全市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帮促制度,解决了127个村(居委会)发展党员工作薄弱的问题,建立3000余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为村级班子蓄足“源头活水”;大规模开展农村党员冬春季集中轮训,大力实施“一村一大”培训计划,全面开展党建促脱贫农村“领头雁”培训工程,选派1000多名扶贫村党组织书记到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县党校等地集中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
为了让基层党组织运行有保障,邵阳市一方面将工作经费倾向基层,今年市县两级新增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村(社区)运转经费5亿元,保证每个村运转经费不少于7万元,并村后村均不少于11万元,社区运转保障经费和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村级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便民服务专项经费全部按要求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工程”,通过土地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目前,全市新增8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54%的村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清零。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邵阳市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并根据合乡并村实际,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升级,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的,全部新建,有活动场所的,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作用,真正让活动阵地“活”起来。
近年来,该市实施乡镇干部“安心工程”,投入5.1亿元,采取原房改造、原地新建和异地新建等方式,全面改善乡镇工作条件,今年底将全面完成乡镇机关3.02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建设乡镇“小套房”8875套。其中绥宁县投入5100万元,新建、改建乡镇小套房1296套,建设面积达4.5万平方米;投入2800万元,建立了25个乡级民情服务中心。
“头雁”飞起来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初冬时节,邵阳大地仍是绿意盎然、硕果飘香。丰收的喜悦背后,是那些为今天的丰收默默播洒汗水和心血的党员干部们。
邵阳市以开展“岗位作贡献、合格见行动、共建新邵阳”和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优质服务窗口”等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把脱贫攻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和抗洪救灾等工作一线作为激发干部激情的“练兵场”,让他们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锻炼、锤炼党性,做合格党员,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雁阵效应,让一个党员带动一大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隆回县羊古坳乡赵家冲村党员、袁隆平超级稻攻关示范实施人王化永,屡创水稻世界最高产纪录,到2015年亩产突破1004.3公斤,带动20多个村的农民种植超级稻1万多亩,辐射带动周边11个乡镇实施丰产工程,整体增产25%以上;邵阳县党员、油茶大户周根生,发展种植油茶1.2万亩,带领邻近11个乡镇34个村共1万多人走上了种植油茶致富的好路子,今年还荣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称号;新邵县寸石镇杨家村党支部书记朱鸿欣,去年2月组织成立新邵县十一生产队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全镇3000多名贫困户发放黑猪苗,并签订合同按市场保护价收购贫困农户出栏成猪,实现每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500余元……
目前,全市仅邵东县就吸引党员上千人回家乡办厂兴业。其中邵东生态产业园落户党员创办的规模企业12家,去年实现税收1亿元,今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全县有党员创办的科技创新类企业56家,有专利技术300多项,有东海五金、隆源贸易、茂盛打火机等湖南省著名商标企业48家,永吉红包有限公司的“永吉”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南德沃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祖社,让党旗映红公司,率领公司党员科研人员潜心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相继在珠海、广州、北京分别成立了3家研发基地,公司党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近4年来,公司向国家缴纳各项税费3.25亿元,为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累计捐款350多万元,解决社会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
头雁高飞群雁随。邵阳经济开发区(宝庆工业集中区)积极倡导党员创业创新导向,将园区正在打造的综合创业生态型服务平台——“宝庆众创空间”作为园区党员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将基地专业化的创业创新配套服务和优惠政策向党员普及倾斜,积极将创业创新人才引导培育成“红色细胞”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园区新发展的26名党员中,创业创新人才占到六成以上。一批党员创新明星、创业“大咖”群体正在崛起,党员创业创新带动的产值超过6亿元,通过创业创新明星的示范作用,普通党员争相效仿这种“风尚”,党的向心力明显增强,近两个月来,园区企业各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达500份,数量上创了新高。
邵阳市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天,也迎来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项目建设一路高歌。通过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帮包制度,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帮扶工作组一抓到底,党员干部纷纷扎根项目一线,大干实干快干,捧出飘红成绩单。今年全市确定实施的243个过亿元项目,已开工226个,完成投资467.9亿元。
工作好戏连台。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实行市直单位领导分片联点,带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围绕农村改革,引导党员大胆创新,带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承诺践诺、党员技术帮带活动,实现了党建和发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目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顺利通过专家组暗访评估。
发展蹄疾步稳。凝聚“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助推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11大主要经济指标有9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2%、财政总收入增长12.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