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更应重在“问”
时间:2016年01月06日信息来源:不详
岁末年初,集中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无疑是情牵基层、心系群众之举,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但一些单位和部门,慰问“流程”年年无异,形式大于内容,领导出面握手,送上慰问金和“标配”的慰问品,寒暄两句,对着摄像头摆个造型后,立马闪人,一天走十几家,大有走过场之嫌。
慰问,是为特困群体雪中送炭,体现党和政府关怀的好事。慰问,不仅要“慰”,还要多“问”、善“问”,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多“问”,问出实情。慰问是深入而又“心入”群众的好机会,要把困难群众当亲人,送慰问金、慰问物资的同时,躬身揭锅盖,摸被褥,看粮袋,问寒问暖,坐下来聊家常、谈农事,听心里话,甚至“牢骚话”,耐心深入地了解他们生活上缺什么,还有哪些烦心事、困难事需要组织协助解决,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和鼓励。“面对面”的“问”出实情、“问”出亲情、“问”出真情,问出实际困难的根源,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走形式、走过场。
善“问”,问出实效。要转变走马观花式的慰问,变“输血”为“造血”。倘若年年停留在“输血式”救济的层次上,就无法走出“年年慰问还是困”的怪圈。要根据不同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深入剖析致贫原因,找准问题根源,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解决来年生产生活难题,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方案。不只年终和节日去慰问,要经常化、持续化地分别送政策、送思路、送岗位、送技术、送物资等,治
标又治本,精准扶贫,保持“恒温”,使之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只有捧着一颗真心去慰问,带着真情去帮扶,才能实实在在地给困难群众献上关爱,带去一点帮助,少点浮躁,多点实际。同时,要轻车简从,不给基层添负担,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