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微信”成“危信”
时间:2015年12月26日信息来源:不详
随着微信越来越普及,朋友圈逐渐成为时下最时尚、最新潮的网络社交平台,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真假难辨的生活百态和养生秘籍,再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一个小小的圈,如同现实生活般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当下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微博、微信朋友圈把发生在身边的事,随时可以传出去,进而又通过别人进一步转发扩散,成几何级数传播。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朋友圈里相互交流、倾诉、分享、互动,可以充实业余生活。但是,信息有所谓“原创”的、转发的,是谣言、是实情,鱼龙混杂、是非不清、真假难辨,转发不可不慎。
现行法律追究故意造谣传谣的违法行为。新广告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没收广告费用并罚款,后果严重的还须承担刑事责任。已正式实施的《刑法》规定,故意在网上或微信朋友圈编造发布虚假险情、疫情、警情、灾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目前,多数微信文后,用激励、鼓动、吉利等种种言辞诱使你转发;好友发的信息,转吧,根本不了解实情,不转吧,又怕得罪朋友,纠结之后,看重人情不得不转发。愚以为,无论是自己发微博也好,还是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信息也罢,一定要谨慎而为,不能见什么就转什么,只要影响大的就转,道听途说、不经核实的消息滥发瞎转。而要问问为什么,辨别一下真假,还可以上网先搜索官方渠道是否有相关信息。对于显著夸大功效、谎称获得某项专利的三无产品,一些看上去可读性很强的故事,到末尾才点出某种商品软文的广告,必须冷静理性,高度警惕。一经确认,朋友之间就要相互提醒,及时举报,立即删除,防止更大范围内传播。须知,遵纪守法是王道。
值得一提的,朋友圈这个封闭式传播环境里,朋友也可能鱼龙混杂,必须防止黑手伸入。在人和信息的不断甄别中,要注重提高“免疫力”,避免犯不知情的低级错误,并下力净化朋友圈的社交生态,别让“微信”成了“危信”,“朋友圈”成为“谎言链”。